霧化之前如何學會處理并發癥?
2018-08-14 來自: 常州正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450
2. 霧化吸入水分過多,引起急性肺水腫的發生,導致了呼吸困難(見于兒童霧化引起的溺水反應)。
3. 霧化吸入時間較長使機體處于慢性缺氧狀態,組織細胞代謝障礙,供給肌肉運動能量不足,呼吸肌容易疲勞,而霧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慢吸氣快速呼氣,增加了呼吸肌的負擔。
4. 高密度均勻氣霧顆??煞植嫉侥┥覛獾?,若長時間吸入(超過20 min)可引起氣道濕化過度或支氣管痙攣。
5. 藥物過敏或霧化藥物刺激性大導致的支氣管痙攣。
霧化吸入過程中出現胸悶、呼吸困難、不能平臥,口唇、顏面紫紺,表情痛苦,甚至煩躁、出汗等。
1. 選擇合適的身體的位置,囑患者取半臥位,以使膈肌下降,靜脈回心血量減少,肺淤血減輕,增加肺活量,以利于呼吸。
2. 幫助病人拍背,鼓勵其咳嗽,必要時吸痰,促進痰液排出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3. 霧化過程中持續吸氧,以免血氧分壓下降。
4. 控制霧化吸入時間。
5. 發生呼吸困難后立即停止霧化,密切觀察病情變化。
2. 超聲霧化霧滴的溫度低于體溫,大量低溫氣體的刺激,使呼吸道痙攣進一步加重,導致缺氧。
3. 大量霧滴短時間內沖入氣管,使氣道阻力增大,呼吸變得淺促,呼吸末氣道內呈正壓,二氧化碳排出受阻,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。
4.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時,大量超聲霧化不僅影響正常的氧氣進入,也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,加重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。
2. 呼吸淺快、皮膚黏膜發紺、心率加快、血壓升高。
3. 血氣分析示氧分壓降低、二氧化碳分壓升高。
2. 氧氣霧化吸入時適當加溫,避免因吸入低溫氣體引起呼吸道痙攣。
3. 霧化的同時給予吸氧。
4. 嬰幼兒霧化時霧量宜小,約成人的1/3~1/2,且以面罩吸入為佳。
5. 出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時,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,加大氧流量,囑患者深呼吸。
6.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,積極對癥處理。